咨询热线

400-688-516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犬细小病毒知多少?

发布时间:2025/4/23 18:23:09
浏览量:
犬细小病毒病(canine parvovirus disease)是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犬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幼犬危害较大,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病犬以剧烈呕吐、出血性肠炎和白细胞显著减少为主要特征。
     CPV最早于1977年发现于美国,1978年首次从患有肠炎的病犬体内分离获得。犬细小病毒病分布于全世界,是危害我国养犬业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

一、病原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是单股负链的线状DNA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犬细小病毒有2个型:CPV-1和CPV-2,其中CPV-2是引起犬细小病毒病的元凶。
     自1978年发现以来,该病毒不断分化、变异产生新的毒株,CPV-2a/CPV-2b/CPV-2c。目前多数地区以CPV-2a和CPV-2b为主要流行株,有些地区以CPV-2a为主要流行株,个别地区还有CPV-2c流行。
     CPV对外界有着较强的抵抗力,能耐受65℃ 30min而不丧失感染性,低温长期存放对其感染性无明显影响,在PH3-11范围内能稳定存在,室温下可存活90d,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对乙醚、醇类、氯仿、去氧胆酸盐有抵抗力。常用的消毒剂有甲醛、β-丙内酯、次氯酸钠、氨水、氧化剂等,紫外线也能使其灭活。

二、流行病学
     CPV主要感染犬,尤其幼犬,感染性极强,死亡率也高。也能感染貂、狐、狼等其他犬科和鼠鼬科动物,但不常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发。饲养管理条件骤变、长途运输、寒冷、拥挤均可促使本病发生。
     病犬和带毒犬是主要的传染源,康复后的病犬成为被人们忽视的传染源。CPV随粪便、尿、唾液和呕吐物大量排出于外界。犬在感染后3-4d,即可通过粪便向外界排毒7-10d,因此在疾病过程中发生病毒血症的康复犬仍可长期通过粪便向外排毒。犬场蚊子也可携带CPV,有证据表明人、虱、苍蝇和蟑螂可成为CPV的机械携带者。在自然条件下,健康易感犬直接接触病犬、摄入污染的食物、饮水、食具、垫草、器具等可造成感染。

三、发病机理
     犬细小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病毒首先在口咽部复制,再通过病毒血症方式扩散到全身各处,1-3d出现在扁桃体、咽淋巴结、胸腺、胸淋巴结及肠相关淋巴组织。在肠道内,病毒可杀死肠腺的上皮细胞,使上皮脱落、绒毛变短,导致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临诊上表现呕吐和腹泻。

四、临诊症状
     CPV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临诊症状各异,单纯细小病毒感染临诊症状较轻,多数病例是由细菌、寄生虫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而出现明显症状。CPV感染有两种疾病类型,肠炎型和心肌炎型,有时某些肠炎病例也伴有心肌炎变化。
①肠炎型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7-14d,病初多表现低热(40℃以下),少数可有高热(40℃以上)、精神沉郁、不食、呕吐。初期呕吐物为食物,随后伴有黏液或血液。发病1d左右开始腹泻,病初排土黄色或灰黄色的稀便,并混有黏液和伪膜,排便次数增多,后排番茄汁样血便,并发腐尸样臭味,最后频频排出少量的黏液状、鲜红色或暗红色脓样粪便。排尿量减少,呈茶色。病犬反复呕吐,全身症状急剧加重,心音减弱,肠音增强,呼吸困难,最终死于衰竭,致死率达40%-50%,整个病程5-7d。病程越短,则预后不良。
  血液学检查:病犬白细胞数极度下降,至4000个/mm³,有的甚至下降至1600个/mm³。并出现大量的异形淋巴细胞,呈典型的病毒感染血象(正常犬血液中白细胞数为6000-17000个/mm³)。
②心肌炎型
     心肌炎型多见于刚断乳的幼犬,病犬病初食欲、精神尚可,不见明显的肠炎症状。常突然发病,心脏高度松弛、扩张,心肌柔软,颜色变淡,心内膜及心外膜上有出血点。
      心电图R波降低,S-T波升高。
     血液生化检查,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MB)活性增高。常因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只有极少数轻度病例可以治愈,致死率为60%-100%。

五、鉴别诊断

犬细小vs犬瘟热
       犬细小病毒尤其是发病初期最易与犬瘟热混淆,造成误诊,因此临诊上必须结合腹泻特征、呕吐特点进行鉴别诊断。
       犬细小:呕吐物为黄色泡状液体,排泄物为番茄酱样稀便,病犬食欲废绝,腹部有压痛,鼻镜干燥,流清涕,结膜淡红或苍白,体温一般正常,肺部无明显变化,无神经症状;
      犬瘟热:呕吐物为胆汁状液体,排泄物为黏液样便,腋下有脓疱状丘疹,流脓性鼻液,结膜暗红有脓性分泌物,体温升高、稽留,肺部剖检有明显病变,伴有震颤、抽搐、癫痫、痉挛等明显的神经症状。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一文读懂犬瘟热

联系热线

400-688-5160

技术支持

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